绿色发展示范案例(92)|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凤山县
发布时间:2021-05-06 作者:佚名 来源: 生态环境部
编者按
为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实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2020年11月,生态环境部命名表彰了第四批87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35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自2021年1月起,我们继续推出“绿色发展示范案例”栏目,对以上示范创建地区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协同推进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保护的鲜活案例和先进经验予以展示推广。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凤山县
2020年凤山县被生态环境部命名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
三门海地下河天窗
凤山位于广西西北部,因“环山似凤,环凤皆山”得名。县域面积1738平方公里,辖6乡3镇,主要居有壮、汉、瑶等11个世居民族。素有“核桃之乡”美称,是广西八角产区和木材生产基地之一。
近年来,凤山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两山”理念,紧紧围绕“生态立县,环保优先”发展理念,深入推动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工作。坚持规划引领,健全机制体制,突出以“治”创优、做好“林”文章、深化“五村创建”,成效显著。
生态环境治理效果显著。2019年空气质量优良率99.2%,PM2.5年均浓度为27微克/立方米,全年进入全市排名红榜;县域负氧离子含量平均在2-5万个/立方厘米,是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地表水、城区集中式饮用水水质均达到或优于Ⅲ类标准,水质达标率为100%;农村环境质量监测点总体评价良好;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I)达到85.5(优);森林覆盖率达83.8%。
绿色发展质量持续提升。深化“岩溶之冠,洞穴之城”之美誉,加快推动生态旅游发展,2019年接待游客443.27万人,旅游总消费47.0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3.34%、24.04%。生态农业持续发展,2019年,凤山核桃通过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寿源凤山三门海
生态宜居水平不断提高。全县建成运行8座乡镇级污水处理厂和118个村屯污水处理站。自治区级生态乡镇、生态村创建率分别达到88.89%、87.76%,2019年荣获“自治区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
原文链接:http://www.mee.gov.cn/ywgz/zrstbh/stwmsfcj/202104/t20210430_83158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