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市青山区:科技创新为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装上“加速器”
发布时间:2023-11-16 作者:佚名 来源: 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近年来,包头市青山区积极争取国家、内蒙古自治区及包头市的政策支持,引导光伏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进产学研共建合作,不断涌现的技术创新成果成为光伏产业从产能引领迈向技术引领的“加速器”。
一是在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上下功夫。实施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双倍增”行动,加快光伏产业创新主体培育。充分发挥光伏企业技术创新主体作用,弘元、晶澳等企业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2022年光伏企业的研发投入占青山区全社会研发投入的30%以上。同时,利用工业互联网为企业匹配创新资源。把提升光伏企业创新能力和工业企业“登云上网”相结合,利用好工业互联网和信息化平台,面向全国拓展资源渠道,帮助企业在降本增效、项目研发、技术转移等多方面做好对接,解决企业需求,提升企业竞争实力。
二是在推进新材料领域技术创新上下功夫。以晶澳、弘元、阿特斯等光伏企业的技术和产能为基础,扩大多晶硅、单晶硅产能规模,进一步放大发展优势。着力引进培育下游的切片、组件及半导体等行业高端方向,促进硅产业发展迈向中高端,重点发展多晶硅、单晶硅、氯化硅、碳化硅、有机硅、硅橡胶产业,不断完善铸锭、拉棒到切片、电池片、组件、支架、背板、逆变器的光伏装备产业链的技术创新,努力形成完整的研发、中试和产业化发展技术体系。
三是在推进高水平研发平台建设上下功夫。包头市装备制造产业园区成功创建内蒙古自治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围绕内蒙古自治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促优培育”行动,装备制造产业园区进一步优化产业发展布局,让园区成为硅产业发展的良性载体。支持“弘元新材单晶硅材料研究开发中心”在获评内蒙古自治区级研发中心的基础上,建设“弘元新材未来研究院”,并积极申报“内蒙古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建成科研与应用于一体的科研场所,实现科研成果共享,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研发中心实施的“第四代(4D)太阳能直拉单晶硅生产设备及工艺研究项目”将突破目前单晶行业卡脖子问题,填补世界空白,大幅降低太阳能单晶硅生产成本。推动阿特斯“N型技术改造项目”、弘元“大热场N型单晶降氧”等科研项目实施和应用推广,实现产品技术的迭代升级。
四是在推动硅产业科技项目申报上下功夫。多渠道宣传各类科技惠企政策,积极为光伏企业提供项目申报指南和指导。弘元新材的“热场超长使用寿命及硅棒品质提升的应用研发项目”获得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创新引导奖励资金90万元;“无磁场大直径(≥12")半导体单晶硅研发”项目列入内蒙古自治区首批“揭榜挂帅”榜单项目当中,获得内蒙古自治区科技重大专项资金900万元。近两年来,青山区区共为弘元、晶澳、佰特等光伏企业争取科技资金1512.9万元。同时,引导企业聚焦光伏产业前沿性、关键性、共性技术难题,提升技术创新水平,提高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和产品竞争力。
五是在加强创新人才培育及高层次人才引进上下功夫。一方面积极落实包头市相关人才政策,围绕青山区光伏产业发展实际,大力培养和引进光伏产业高层次人才、产业创新创业人才团队、高技能人才团队、领军人才、工程领军人才、优秀工程师等。同时,加大对优秀人才的表彰嘉奖,充分调动人才创新的积极性。弘元新材获得“国家级工人先锋号”,总经理杨昊获得首届包头创新发展奖个人奖;包头晶澳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靳保芳、包头阿特斯阳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瞿晓铧获得第二届包头创新发展奖;晶澳2022年获得 “内蒙古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状”“包头市工人先锋号” 称号。对优秀人才的表彰嘉奖,充分调动了人才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包头铁道技术职业学院同包头晶澳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弘元新材料(包头)有限公司签订政校企合作项目协议,并形成了“订单式”“定向式”“定岗式”技能培训模式,目前包轻院“弘元学院”实训基地已经建成。
原文链接:https://kjt.nmg.gov.cn/kjdt/mscx/202310/t20231031_2403004.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包头市九原区开通全市首条400科技政策惠企服务热线
>>下一篇:雅安市聚力助推企业科技创新